——中国境外护理服务公共平台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热门头条 返回

儿科护士针刺伤现状不容忽视

来源: 本站   作者: 管理员   点击:   日期: 2021-03-12

摘要:针刺伤是导致护士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职业性因素。有数据显示,80%~90%患传染病的医护人员是由针刺伤引起的, 在针刺伤中,儿科护士的发生率最高,占30.20%。针刺伤一旦发生,会导致医务人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性后果,引发恐惧、焦虑等心理创伤,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…

针刺伤是导致护士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职业性因素。有数据显示,80%~90%患传染病的医护人员是由针刺伤引起的, 在针刺伤中,儿科护士的发生率最高,占30.20%。针刺伤一旦发生,会导致医务人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性后果,引发恐惧、焦虑等心理创伤,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。

本站点对所在市3所不同级别、不同性质医院的300名护士进行了儿童安全输液护理现状问卷调查。

调查发现,在过去的1个月中,儿科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57%,1~2次针刺伤的发生率为38%,3次及以上针刺伤的发生率为19%。发生针刺伤的操作概率,依次为穿刺后整理用物时36.9%、撤针时28.9%、操作前25.8%和其他时间8.4%造成儿科护士刺伤的原因主要有:

第一,操作落实不到位,缺乏安全防护设备。

调查发现,针刺伤最主要发生环节为注射后回套针帽或分离针头,这与护士双手回套针帽、用手取下针头等一些不规范的护理操作有关,也与责任护士穿刺后忙于进行其他工作,非责任护士帮忙处理用物导致发生针刺伤等有关,此外还与缺乏安全防护设备有关。采用安全型穿刺装置可以有效降低针刺伤的发生,但成本比一般穿刺装置高,因此很多医院没有配置。

第二,穿刺难度相对较高,工作强度相对较大。

儿科护士面对的患者是小孩,穿刺的难度比一般护士高。本调查结果显示,每日浅静脉平均穿刺病人例次4-6次、7-9次、10-20次、20次以上与平均穿刺3次及以下的一般护士相比,针刺伤的发生率均增加。再者,护士超负荷工作时,仓促回套针帽容易发生针刺伤;工作强度大,使得护士个人成就感和工作热情降低,这种情绪使得护士难以集中精力、反应迟钝,进而易被锐器损伤。

第三,急诊抢救环境复杂,护士易出现负面情绪。

本次调查显示,儿科急诊输液室针刺伤的发生率最高。众所周知,儿科门急诊收治病人情况紧急、环境喧闹,再加上儿科护士长期面临儿童自身配合度低、众多家属情绪紧张等压力,容易使护士产生负面情绪,进而增加针刺伤的发生风险。

Copyright@ 2007-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护士网隶属 威海万方人才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:鲁ICP备17006509号-4

山东省外派护士培训基地 -官方QQ群:279908486(1000人超级群)、243877850(新群)、82799831、103532698

电话:4006707779(全国统一咨询电话) 站长电话:0631-5225621 邮箱:nurse@nursesky.com